《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史,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样,既充满活力,又充满不确定性。

—— 书中摘录

插图

腾讯传


《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腾讯传》是吴晓波写的第一本企业传记,这本书沿用了他写商业史一贯的写作风格,从腾讯创业开始,选择了腾讯发展史上的一些关键时点和关键事件,描绘了腾讯1998年到2016年,从一家新创企业到一个商业帝国的发展过程。作者用“幸存者”、“挑战者”和“领跑者”三个词概括了腾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三个不同的角色。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史,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样,既充满活力,又充满不确定性。以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

《腾讯传》从用户、组织、产品、市场四个维度,为你全景式剖析腾讯作为“幸存者”“挑战者”和“领跑者”的成长轨迹。从中,我们不仅能了解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史,更能够回顾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云岁月。

原文摘录

马化腾的七种武器:
第⼀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
第⼆种武器:⽤户驱动战略
第三种武器:内部赛马机制
第四种武器:试错迭代策略
第五种武器:⽣态养成模式
第六种武器:资本整合能⼒
第七种武器:专注创业初⼼

腾讯的创业者们常常被问及⼀个问题:在你们开发OICQ的时候,ICQ早已成熟并进⼊中国市场,⽽且已经有三款汉化版的ICQ产品被使⽤,你们是怎样后来居上的?
原因有两个:⼀是对⼿的麻痹与羸弱,⼆是技术的微创新。在未来的⼏年⾥,我们即将看到,⼏乎所有的互联⽹⼤公司都推出了⾃⼰的即时通信⼯具,发动了⼀场针对QQ的围剿战,但是腾讯⾮常轻易地获得了胜利。除却商业竞争上的策略之外,其最⼤原因正在于,所有竞争者都从技术的层⾯展开攻击,⽽没有⼀家在情感上对⽤户进⾏诱惑,当⼈们在⼀个世界(⽆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完成了⾃ 我⾝份的认定后,“迁徙”将是⼀个⾮常困难的任务。围绕“QQ⼈”,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是腾讯商业模式的本质。对于腾讯⽽⾔,QQ秀也是⼀个“蜕变之秀”,从此,这家即时通信服务商成为⼀个发掘⼈性、出售娱乐体验的供应商。腾讯构筑了⼀个“现实版的虚拟世界”,在这⾥,⼀切的⾓⾊、地位、秩序及兑付⽅式,都是现世的和物质主义的,并且因更便捷、更廉价,所以更加的现实,我们不妨称之为“QQ现实主义”。马化腾是这个虚拟世界的创造者,当它成型之后,便构成了惊⼈的、能够⾃ 我繁衍和变型的能⼒,日后,给腾讯带来巨⼤商业利益的QQ空间、QQ游戏,⽆⼀不是这⼀逻辑的延伸。

关于核心能力:
当互联⽹经济进⼊马化腾所指出的“服务和⽤户驱动”的阶段之后,区域性的⽂化、消费及政策特征成为企业竞争的⾸要考量指标。任何产品都有核⼼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到⽤户,解决⽤户某⼀⽅⾯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核⼼能⼒要做到极致。要多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让⼈家做不到,或通过⼀年半载才能追上。

关于口碑
产品经理要关注最最核⼼、能够获得⽤户口碑的战略点,如果这块没做透,结果只能是让⽤户失望,然后再花更多的精⼒弥补,这是得不偿失的。当⽤户在⾃ 动增长(⽤户会主动推荐朋友来使⽤我们的产品) ,就不要去打扰⽤户,否则可能是好⼼办坏事。这时,每做⼀件事情,每加⼀个东西都要很慎重地考虑,真的是有建设性地去增加产品的⼀个⼜碑。当⽤户⼜碑坏掉后,再将⽤户拉回来很难。

关于体验迭代
产品经理要把⾃ ⼰当成⼀个“最挑剔的⽤户”。我们做产品的精⼒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块。流量、⽤量最⼤的地⽅都要考虑,要规范到让⽤户使⽤得很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等

关于细节美学:
在设计上我们应该坚持⼏点:不强迫⽤户;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户;淡淡的美术,点到即⽌;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龄化。

在产品的总体构架及运营上,则可以采⽤下述的策略:
交互功能:“Don’t make me think! ”(别让我思考! )
美术呈现:“尽可能简单。”
产品设计:“让功能存在于⽆形之中。”
运营要求:“不稳定会功亏⼀篑! ”
总体要求:“快速,稳定,功能强,体验好! ”
发现需求:勤看BBS和Blog。

2010年12⽉5⽇,马化腾受邀参加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发表题为“关于互联⽹未来的8条论纲”的演讲。马八条:
互联⽹即将⾛出其历史的“三峡时代”,激情会更多,⼒量会更⼤。
客户端将不再重要,产业上游的价值将重新崛起。
“垄断”是⼀个令⼈烦恼的罪名,但有的时候确实是⼀个假想的罪名。
截杀渠道者仅仅是“刺客”,占据源头者才是“⾰命者”。
⼴告模式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知识产权模式是“体验经济”的宠⼉
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
产品经济束缚⼈,互联⽹经济将解放⼈。
在“云组织”时代,“伟公司”不见得是“⼤公司”。

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
需求度:⽤户需求是产品核⼼,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态所需要的程度。
速度:快速实现单点突破,⾓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态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步快跑,快速迭代”。
灵活度:做敏捷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应变能⼒更重要。
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
开放协作度:最⼤限度地扩展协作,互联⽹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
进化度:构建⽣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本⾝在⽆控过程中拥有⾃进化、⾃组织的能⼒。
创新度:创新并⾮刻意为之,⽽是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物型组织的必然产物。

《腾讯传》图书链接(提取码: pov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