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带来分工细化,工业经济形成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大生产与大协作催生了现代公司制,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然而当下,现代企业制度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正遭遇釜底抽薪,信息经济+智能经济取而代之,相应的,企业组织形态也将被全面改写。
插图

中国经济2019
《中国经济2019》
《中国经济2019》,作者王德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无论是对于这本书,还是其作者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有夸作者为经济学家,理论知识丰富,也有说其为大忽悠,结论经常反反复复,对于这本书也是,有说其覆盖全面,见解独到,也有说其缺少数据,逻辑不严谨,也可谓是毁誉参半了。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中国经济2019》,说是2019,其实是2018的总结,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个热点都有点到,涵盖了贸易战情况、美元人民币情况、数字货币未来,金融未来,股市情况、房地产未来,互联网未来,税改、国企改革、公司改革、以及当下后改革时代的下各类社会问题。由于自己是IT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对书中关于互联网和数字货币的篇章,共鸣感极强,对其变化和发展的判断虽细节上有些出入,但大体趋势上都是一致的,所以本书还是很有好感的。从带领我们思考和认识当下的角度上讲,这本书还是十分值得一读的,尤其是很多不是我们所处的行业的一些深刻变化,平时可能接触不到,但这种变化迟早会明明白白的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读到我国当下竟有如此之多机遇与挑战,称其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不为过,读起来难免会心潮澎湃。

《中国经济2019》思维导图
想来自己真正意义上开始睁眼看社会也就是从2017年底开始,虽然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都还不错,但自己所处的体制内环境较为封闭,生活也较为安逸,加之以成长道路上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坎坷,对社会对热点始终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没有太多的思考,研究也仅仅局限于自己那很小的一个专业领域里面,读的都是学术性的或者是工具性的丛书,对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是非观也不太有帮助。也许是周围的变化太大了,也许是这一年见识了很多人,也许只是到了该“长大”年纪了,这一年终于开始思考社会,开始关注社会,而开始睁眼看社会后,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坚持,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的方式和生活的态度,却也发现安逸的生活也渐渐不“顺遂”了。
言归正传,本书内容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式的把握有些参考价值,提供下全书思维导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供大家把握全书脉络,我也就根据自己喜好,做了些摘抄:
- 随着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将会遵循“二八定律”,即大部分老百姓必然被边缘化,只有少部分人成功,少部分国家成功,他把美国看成是成功国家。他还提出一个理念,就是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这个奶嘴就是娱乐、纸醉金迷,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从而忘却现实。
- 中国太“非典”,既有土地、房产等“黑洞”吸纳,还有科创、金融等“蓄水池”沉淀。
- 未来中国金融业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国家金融回归本源;金融科技大“招安”;企业金融自组织。
- 决定加密货币未来的并不在技术。
- 从根本上说,加密货币是金融科技的高端品种,是金融科技的极端表现。加密货币来势汹汹,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货币或金融现象,而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产物。
- 智能文明成熟之日,加密货币在技术上为时代可接受之时。当下,加密货币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文明的,然而,这也是其软肋所在。
-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进入智能文明时代,在技术上过关了,加密货币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加密货币真正可以以货币的身份登堂入室,根本取决于两大社会条件:一是全球化再“格式化”世界,二是各国能对金融原罪进行对冲。
- 或许下一个时代,在一个全球性的机构主导下,进入主权货币和加密货币双轨制的时代,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10~20年。
- 在股指“腰斩”的情况下,股市横向扩容却前所未有:10年前10月16日,沪深两市约有1500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逾30万亿元;10年后10月8日,两市上市公司约3400家,合计市值46万亿元。这虽然被媒体称为“并未虚度的10年”,但投资者的财富却处于一种蒸发状态,是A股无以回避的伤痛。
- 对于“股灾”延续的原因,人们普遍归结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兴通讯事件再起波澜,信用风险频频暴露,股权质押压力陡升,CDR上市对存量流动性的挤压,对“独角兽”虹吸效应的担忧,以及金融去杠杆对股市的压制。但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把市场当作博弈对象,试图用“长矛”大战“风车”;把群众(投资者)当作“阿斗”,说着价值投资的话,干着抽血的行径。
- 其二是中国股市依然重融资的功能定位。从中国股市发展的实践看,融资功能被定位为中国股市发展的首要功能,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融资功能是市场发展好坏的首要评判标准。从支持国企脱困到支持中小企业,再到支持新经济企业的融资发展,股市扶贫的特殊定位本质上就是逆市场化行为,让股市的融资功能定位得到不断的强化。实际上,股市的首要功能应定位于提供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场所,即改善公司治理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 楼市八大怪现象:价格倒挂,限价“功”大;买房靠摇号,摇到即赚到;豪宅遭抢购,越贵越脱销;房价政府化,土地市场化;“地王”光环散去,“装睡”不入市;房地产资金增速剪刀差;房企转移资金“不务正业”;发展租房市场来抑制房价。
- 从房地产八大怪现象可以看出,政府与市场鏖战正酣,最基本的经济学供求关系依然没有失效,而房企则另有谋算。房地产暴富暴炒时代已结束,只不过当下正在房地产进入新时代的暗黑前夜。
- 现在,不仅钢铁、水泥、煤炭、房地产等产业要经历挤泡沫的“阵痛”,而且连碳纤维、多晶硅、锂电池等新兴产业也患上了“过剩症”,新旧动能接不上,经济只好由高速增长转向盘整。其次,加剧了贫富分化。
- 虽有中央多目标与地方难操作的现实原因,但也反映出当下对国企改革的真实意图、目标、本质等根本问题的困惑,而这些又不便发声,只好默不作声。
- 从内在逻辑上看,当人类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分工与协作是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中,实现资源禀赋交换的最简便媒介是金钱(货币),金钱积累成财产,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又促使产权制度出现,当现代公司出现时,法人成为公司的代表则顺理成章。但当国有企业出现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因为产权具有天生的排他性,这导致国企不是政企不分,就是产权不明,所有者、出资人、代理人、经营者等权责搅和成一锅粥。从前车之鉴来看,苏联解体并非因为缺少血性男儿,而是因为计划委员会被几十万种商品压垮,无法将经济运转下去,在此行政主导计划过程中,又出现权力寻租导致腐败、滋生利益集团,当历史被公开,苏联“帝国”便轰然倒塌。
- 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网建设运营等各个领域。可以想见,一旦国企改革成功,不仅能使之再度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还能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引领全球行业的发展,展现“全球竞争力”。
- 资本低估了创江山型企业家的深厚根基和影响力,企业家低估了资本的血腥和冷酷无情。
-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7月20日就已下达,其中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就意味着企业不能再以最低基数缴纳社保,而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资来缴纳社保。
- 以调整、规范为名义的税改在实践的过程中演变成了“加税”。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对企业“放水养鱼”是题中应有之意,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诉求是其奋斗目标。显然,眼下有关机构、部门并未很好地呼应最高层的关切,税改并未反映最高政治。改革成为“财政充盈术”。
- 当下,全球贫富差距愈发拉大,全球财富正不断向最富阶层聚集,全球最富的1%人群坐拥全球50.1%的财富,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是45.5%;
- 科技力量前所未有的爆发,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人及人周围的环境,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内涵和方式,改变整个国际经济、政治、社会的原有秩序,科技浪潮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和领导者。
- 科技创新本身就是少数人的游戏,技术一旦突破出现井喷效应,财富就将进入爆炸阶段。
- 伴随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化大发展,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被替代,很大一部分人被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两次边缘化。
- 2018年世界500强中亏损公司有39家,中国就占了12家,数量最多。
- 迷你型企业一般以家族经营为主,规模虽小,却是各自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和“领头羊”。
- “瞪羚企业”无疑将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潜在“壮劳力”。
- 市场经济带来分工细化,工业经济形成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大生产与大协作催生了现代公司制,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然而当下,现代企业制度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正遭遇釜底抽薪,信息经济+智能经济取而代之,相应的,企业组织形态也将被全面改写。依据经典理论,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围绕此目标,建立了一整套责权利界定制度:有独立的公司法人,以有限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划定权利边界,具有完整组织形态,以及与工业经济相匹配的金字塔形框架结构。
- 互联网与智能化背景下“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成为常态,企业组织形态势必随之而变。
- 未来的公司都是小团队作战,团队与团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协作,且都是针对具体项目(任务)而结成的临时团队,“即插即用”,无须磨合,一旦目标达成,即刻分散,重新组合迎接新任务。
- 过去,员工到企业工作,一般有三大诉求:谋生(赚钱养家糊口)、志向(自我价值实现)、人际关系(人的社会性)。新经济时代,员工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特长与能力,哪里能实现这个诉求,就去哪里,对组织具体形式与形态反而不会苛求。而未来真正优秀的人才,极端点说,是“不可雇佣”的,因为其价值是稀缺的,只会跟企业合作,而不会受企业的任何约束,企业也不可能对他造成任何约束。
- ”干掉中层“,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中层干部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 中国约有2800个县、660座城市,几乎每个县城都面临“3+1”个变化。“3”是指三大交通网络:机场、高铁、高速公路,“+1”是指加上互联网。这“3+1”个变量,将引领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大变局,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显现,县级城市大洗牌及产业结构大调整将不可避免,有些城市会顺势崛起,有些则加速被虹吸、被边缘化。在此过程中,县区经济将从各自为政的“孤岛”,在“3+1”驱动下进入“联动”时代,以基建、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保“五个一体化”为抓手,统一大市场将倒逼僵化的行政壁垒分崩离析,从而促进政府与市场界面转型提速;地区间资源整合与产业分工协作等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区县联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喝一杯史无前例的咖啡,晒一次史无前例的优雅”,令此处成为星巴克迷们必到的“打卡”之处,彰显体验式消费的魔力与魅力。
- 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幸福”时代来临,达成“新幸福”的十大条件之一,即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与生活方式,显然,娱乐已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有人曾预言,未来“一切产业皆为娱乐业”,技术有极限,娱乐无边界,今后企业提供的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终极目标都是为客户,甚至为员工创造乐趣,这也触发了人们对“娱乐至死”的争论。
- 中国文化有一种崇拜痛苦的传统,甚至敌视快乐,压抑人性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使老百姓身处压抑与沉默之中。压抑得越久,往往爆发的力量越强烈。
- 现如今,个人的时间、体验、注意力等才是稀缺资源。过去的买物质、买商品逐渐变成了买满足、买快乐。理念的变化进一步传导至消费行为,则表现为从价格敏感到品质敏感,从追求稀缺到追求体验,从财富区隔到能力区隔,从注重实用到追求精神。
《中国经济2019》图书链接(提取码: bz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