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插图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此书并未看完,也就看到第6章,看其他各家评论,果然褒贬不一,争论很大,人民日报甚至还发文进行过批判,因此,自己就不谈感悟,只默默摘录一些大家观点,以备学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荣·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与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James A. Robinson)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以下简称《失败》)自2012年3月出版以来,就被认为是一本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研究宏观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尤其是其包容性制度和攫取性制度的分析框架,被视为提供了一种诠释国富国穷问题的新思维。
- 制度组合论的解释过于含糊
- 制度漂移的分析视角缺乏系统性
- 国富国穷不存在唯一的成功方案
Ref: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617/c40538-25157684.html
书中列举大量例子无非想说明一个观点:“越具有包容性的制度越成功,越是压榨型制度越失败”。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国家的失败与成功现在非常流行,但却是很狭隘的,甚至错误的,因为他们颠倒了“因果关系”,所有持种观点的这人包括经济学家与思想家都忘记了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中国为例,现在的法律法规和古代肯定相差很大,为什么?是因为凭空想出来的?偶然的?当然不是,而是现在的经济基础和古代不一样了。再环顾世界,非洲为什么普遍贫困?欧美为何普遍富裕?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是如何变强大?现在的印度越南孟加拉为何欣欣向荣?仅仅从制度上解释得清楚吗?不可能的!但有一个理论可以解释清楚:这些国家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确发展了国内的某些产业,使得其国家逐渐发展强大,并导致了其国内的制度变迁。
作者收集的跨洲越洋的发展故事撰写得龙飞凤舞,固然精彩,但总也掩饰不住他有意挑选有利证据,忽视不利证据的倾向。(他本人在学术研究上也曾因为同类行为留下过黑点)整本书更像是预设了一个命题:“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或者干脆说民主加私产保护——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然后收集了古往今来有利于己方的历史轶闻以为佐证。对于其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例如亚洲四小龙、中国的崛起)或予以或略,或以笔法含糊而过
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983370/answer/345278892